深度合作品牌: 强力巨彩 海佳彩亮 仰邦 利亚德 创维 京东方 海康威视
400-027-0096
LED显示屏专业解决方案服务商
Professional solution service provider

[基础入门] LED显示屏如何计算用多少平方的电源线及电缆

 火.. [复制链接]
王铭 发表于 2014-8-26 21:53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比如30平方的P16的全彩LED显示屏,先计算箱体的数量及电源的数量.常规下电源数量为:152个,5V40A,那么单个电源的功率就是200W,152*200W就是30400W,用380V的电,那么就是功率除以电源得出来的是电流.30400W/380V=80A,然后加上一些像空调之类的辅助设备.大概在35KW,电源就在90A左右,然后再来查多少平方的线可以带90A以上的电流.我们查到25平方的线,可以带100A的电流,所以选用25平方的电源线.
铜芯电线电缆载流量标准
电缆载流量口决:
估算口诀:
二点五下乘以九,往上减一顺号走。
三十五乘三点五,双双成组减点五。
条件有变加折算,高温九折铜升级。
穿管根数二三四,八七六折满载流。
说明:
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(橡皮和塑料绝缘线)的载流量(安全电流)不是直接指出,而是”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”来表示,通过心算而得。“二点五下乘以九,往上减一顺号走”说的是2.5mm’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,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。如2.5mm’导线,载流量为 2.5×9=22.5(A)。从4mm’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,倍数逐次减l,即4×8、6×7、10×6、16×5、 25×4。“三十五乘三点五,双双成组减点五”,说的是35mm”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.5倍,即35×3.5=122.5(A)。从50mm’及以上的导线,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,倍数依次减0.5。即50、70mm’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;95、 120mm”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.5倍,依次类推。“条件有变加折算,高温九折铜升级”。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、明敷在环境温度25℃的条件下而定的。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℃的地区,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,然后再打九折即可;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,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,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。如16mm’铜线的载流量,可按25mm2铝线计算。
计算电缆载流量选择电缆(根据电流选择电缆):
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,也与导线的材料、型号、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,影响的因素较多,计算也较复杂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。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,便可直接算出,不必查表。
1. 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
10下五,100上二,
25、35,四、三界,.
70、95,两倍半。
穿管、温度,八、九折。
裸线加一半。
铜线升级算。
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(安)不是直接指出的,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。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(平方毫米)排列如下:
1、1.5、 2.5、 4、 6、 10、 16、 25、 35、 50、 70、 95、 120、 150、 185……

 楼主| 王铭 发表于 2014-10-24 22:22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
 楼主| 王铭 发表于 2016-4-17 15:09:0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
值得备份
本站网友  发表于 2016-8-16 07:03:09
I love it too! Too funny! Tho I would hate to get into a accident and have to explain to the inusrance company what I was doing at the time of the incident LOL! Thanks for posting!
本站网友  发表于 2017-1-29 15:32:50

PwhonLeSyoLTu


Schilling’s era was much more ofevrsiee-onientfd than Hershiser’s. His Arizona years were incredible. Schilling blows him away in Ks, WHIP and ERA+. And I don’t think it’s very reasonable (or realistic) to expect the voters to completely ignore postseason performance. Besides, Schilling is a far, far more deserving candidate than Mazeroski, who should not be in under an circumstances. Puckett is arguable. I suppose an argument can be made for Hershiser. But Schilling, like some others, is a special case because of how dominant he was at his peak. That’s a qualification for induction, as far as I’m concerned.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电话
案例展示
产品中心
网上商城
返回顶部